——我校首场思政示范课引领教学改革新风向
值此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六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及学校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3月17日,我校思政部在3348教室举办首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示范课活动。本次课程由思政教研室孔一霖老师担任主讲,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参与观摩,共同聚焦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全新教学路径。

示范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导论”为主题,孔一霖老师独辟蹊径,创新性地选取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作为课程切入点,巧妙地通过解析春晚中展现的祖国繁荣景象与民族自信,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在课程讲述过程中,紧紧围绕“新思想产生原因”这一核心命题,运用“论溯源+案例解析+互动研讨”三维教学模式,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为学生可感知的时代场景。从展示中美两国民众在小红书上关于民生话题的跨国民生“大对账”,到分析电影《哪吒2之魔童闹海》斩获百亿票房背后的文化现象,再到列举202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跃升的各项数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新年贺词中的重要论述,一系列鲜活的案例与详实的数据,让理论阐释既有思想深度,又充满现实温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突破传统单向知识传授模式,孔老师精心设计了“课程三问”“时政热评”等弹幕互动环节,有效引导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在“新时代青年使命”议题讨论环节,孔老师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发展,深入畅谈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药学生所肩负的使命担当,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积极发言,金句频出。这种“问题链引导”的教学方法,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同,还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真正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全神贯注,认真记录课程的精彩环节与教学亮点。课后的研讨气氛同样热烈非凡,大家一致认为,孔老师的课程设计精准把握了三个精准要素:一是教材转化精准,能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青年成长的结合点深入浅出地阐述清楚;二是学情把握精准,借助医学专业案例,巧妙实现了专业思政的有机渗透;三是方法创新精准,对混合式教学工具运用熟练且自然,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思政部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建立“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反思改进”的闭环机制,持续深化“医学+思政”特色课程群建设,通过“临床案例进课堂”“医德教育情景剧”等创新形式,着力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思政“金课”。
作为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专项行动的首场活动,本次示范课标志着思政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教学方法创新常态化”双轨工程的正式启动。未来,思政部将依托“理论研修营”“教学技能大赛”“课程思政工作坊”等多元化平台,致力培养一支具有“政治高度、学术厚度、育人温度”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将思政教育的“手术刀”精准切入学生的思想阵地,切实把“大思政课”建设要求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推动思政课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不断提升,确保每一堂课都能触及学生心灵,激发其内在动力,最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文:孔一霖 图:马爽 审核:刘力为 思政部供稿)
宣 传 部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