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新闻快讯
【立德树人】思政部召开教师座谈会
为倾听一线教师声音,切实了解教师在工作、学习、成长方面的情况,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和价值感,6月4日至6月5日,思政部召开了三场教师座谈会。党委书记杜影,副校长赵欣、孙莹、刘洋,思政部专兼职教师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思政部主任刘力为主持。
会上,各教研室主任汇报了教研室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外语教研室在授课内容中加入了专升本考试的内容,并结合赛事和生活实际设计了每学期的实践教学内容。职业素养教研室针对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多门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模式更新。计算机教研室在授课内容中增加了专业模块和特色模块,并加大了过程性成绩的比例。体育教研室计划从传统授课模式转变为自选项目教学,力求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一生一技能”。与会教师也都围绕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实践教学、个人发展、奖励机制等方面各抒己见、献言献策。
刘洋对职业素养教研室的课程设计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鼓励授课教师多进行企业实践,多维度了解行业和专业。孙莹强调教学改革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开展,注重学习方法、考试技巧的指导,夯实课后巩固练习的环节,促进专业教师、行业导师和校友三方力量的融入。赵欣强调公共课教师要找好定位,因生定位,因生谋为,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杜影指出,公共课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塑造学生品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她对与会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公共课教学内容的顶层设计要融入医德医风教育和医学人文精神。教师要通过传统医学文化、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医德医风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同情心、责任心和职业操守。二是要“请进来走出去”,多到兄弟院校去调研,充分了解省内外同类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为我校公共课教学改革打好基础。三是要强化公共学科的育人作用,促进公共课课堂与学生第二课堂的有效联动,切实推进公共学科的整体建设。
教师座谈会不仅畅通了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渠道,为医学公共课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也为思政部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文:马爽 图:于萌 审核:刘力为 思政部供稿)
宣 传 部
2024年6月6日
上一条:长春市卫健委在我校举行基层... 下一条:学校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选...